看不出他心里也微微发虚,如此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才能安稳的度过这一关了。
说来他当初要是不用这圣旨,只是依着康熙爷的口谕,四爷登基便已然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了,可如今走到这一步了,他虽是为了四爷好才做到如此境地的,可到底也知道自个儿做了多余的事儿,做了错事。
若是反倒连累了四爷,那他便是拖累九族去死,也赎不清身上的罪。
因此,无论如何,他都得匡扶四爷登上皇位,若是有人看出了什么,他也做好了必死的准备。
那薄而锋利的刀刃便藏在他的袖,他不过才比四爷大了区区十二岁罢了,如今正当壮年,趁人不备解决了八爷,再伤了四爷,且将错都揽在他一人的头上,四爷便稳了。
说罢,隆科多等下头诸位大人催促几声儿,这才慢慢的将匣子打开,且攥着钥匙的指都有些略微的抖,不过众人且都紧张着,便也不显得隆科多这般反应突兀了去。
只一打开匣子,便露出了里面明黄色的布料,隆科多缓了口气,这会子也不自个儿去拿,反而是捧给了李广地和陈廷敬大人,叫他们二人来宣读。
李广地和陈廷敬大人自不敢马虎了去,且先拜过了,这才规规矩矩的去拿了圣旨,二人各执一玉轴展开,只一看清了上头的名讳,他们二人面上便放松了些。
二人不着急宣读出来,先辨认了康熙爷的字迹,而后又看了印,确认无疑了,且由李广地大人细细宣读。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御极以来,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
“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帝亦开创之主,不能预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致不克令终,皆由辨之不早也。朕年迈之人,今虽以寿终,朕亦愉悦至。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雍郡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日,释服布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