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中了米里诺维奇大尉的肩膀,从他的后腰间穿出,此时。那拖着“沙沙”声的弹雨就像是冰雹似的直接从高空猛得砸下来一般,被击中的士兵中弹处大都是肩膀,出口要么是腰间要么是手腕。
这是一场风暴,一场由东北军的机枪手为俄罗斯步兵精心准备的风暴。
当一千六百米外的俄军在距离华军阵地还有两百多米时。遭到了弹雨风暴的洗礼,但是他们却没有听到枪声,而在一千六百米外,指挥着部队借助器械实施大倾角间接射击的的机枪连队的军官们则只是不停的指挥着机枪手们按照即定的“表格”实施攻击,机枪手们麻木的扣动扳机,震耳欲聋的机枪声中,枪管被不断的加热,甚至开始变红。
当一个100发弹鼓,即将被打完的瞬间,不需要的机枪手交行或者呼喊,早已恭候多时的弹药手就会提着弹鼓,在子弹打完的瞬间,趁着射击间隔将弹鼓插入机枪,随后机枪再一次欢腾起来,在火药气体的推动那艇尾重尖弹。这是东北军特意为重机枪研制的的重型子弹,尽管毫米子弹的威力稍逊,但对于杀伤人体来说却也足够使用了,而这种艇尾重尖弹,除了弹头加重之外,还增加了钢芯,以增强其穿透力,随着机枪的欢腾不断喷酒了,在这些钢芯子弹的狂怒的咆哮声时。子弹被推送至一千多米外,在那里子弹也能轻易击穿任何敌人的躯体,甚至其还可以穿透数人。
机枪的怒吼,对于东北军的机枪手们而言,是震耳欲聋的,可是对于陷入暴雨中的俄罗斯人来说,却是无声的,这就像是一场无声的屠杀一样,弹雨在密集的纵队中席卷着一切,此时。近十万俄军组成的纵队,完全被子弹激起的的尘土、碎草所笼罩,在土草飞扬中不断升腾起红色的血雾,那血雾似乎是因地面上沸腾而升腾起来的似的,将纵队笼罩于其中。
在似暴雨一般的弹雨之中,不断的传出军官们的喊叫声。遭受到突然打击的那些士兵们,在这时完全忘记了先前对胜利的憧憬,他们要么是茫然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或者是麻木的向前行进着,或是本能的趴地地上,但却都无法阻挡空中那拖着轻微啸声的子弹,它们总像长着眼睛一般的不断落下来,打在士兵们的身体上。
敌人在那里?
在前方!
子弹在那里?
在头顶上!
没有人能听到敌人的枪声,能听到的只是伤兵的惨叫声,在依然固执的执行着命令,命令部队以纵队朝着华军防线冲去的伊万军士,能够听到子弹不断击中树干的声响,同样也能够听到子弹击中士兵骨头时发出的脆响,在那接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