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门6英寸最新锐全钢后膛快炮,因而,虽有向德国采购定镇两舰之前车,我个人更倾向于向英厂定购两艘战斗舰!”
英厂,默不言语的李鸿章并没有说话,而只是端着茶杯,默默思索着,英厂给出的设计确实极为诱人,且两者总价相差不过十余万英镑。
“相较之下,德国报价虽低数万英镑,然其所用副炮虽达14门之多,却为厘全钢后膛快炮,其威力射程远逊于阿姆斯特朗之6寸全钢后膛快炮,亦远不如英寸快炮……”
见大人似在思索中,丁汝昌又继续提出他的建议道:
“荃帅,现在采购新舰固然重要,然后改造旧舰亦为当前之要任,如当下舰队所属各舰,既是如定镇两舰虽然吨位大、装甲厚,但其却有舰型老旧、缺乏快炮等弱点。主炮威力虽强,但其为旧炮射速慢,加上火炮数量少,整体火力有限,且现各国海军皆换装全钢快炮,因此卑职希望能购进阿式6英寸及寸全钢快炮,将水师旧炮,俱换成新式快炮……”
从两年前获知英国阿姆斯特朗炮厂推出分出十发的“全钢快炮”后,丁汝昌便几次上书希望购进新炮更换旧炮,但朝廷却使终以种种借口加以回绝,过去是没有银子,现在有了银子,这事自然也就能办了。
“如此一来,亦能淘汰舰队现所用英德式之杂炮,统一口径便利后勤,再则,朝鲜那边几次上折子,请北洋军械库库存之岸炮,以加强朝鲜诸港之炮台,避为外洋所窥,这换下的旧炮,自然可尽数划拨朝鲜,以供陆用……”
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话,到是完全出自于公心,一方面唐浩然非北洋门下,另一方面若是朝廷那边同意其加强朝鲜炮台,到时候炮台用炮自然要从北洋出,将舰上旧炮拆予朝鲜,即满意了唐浩然的要求,又能堵住朝廷那边企业从北洋库中取械的想法。
“嗯……”
沉吟片刻,李鸿章点点头,应声说道。
“既是舰上所需,那便将炮款与舰款做于一起,至于户部那边,到时也说不出话来。”
这几年北洋之所以无法采购军械,皆因户部牵绊,但现在有了那笔从银行中贷出来的专款,李鸿章反倒无须再担心户部牵绊,即便是到时候言官说三道四,也无力改变既成事实。
在大清国办事情,有时非得先斩后奏不可,就像北洋海军的新军装,海军那边就没有上折子,先是仿着西洋式样制出了军装,然后便上折子言道为仿朝鲜统监府警察之例,虽说言官弹劾,可毕竟当初朝鲜没追责,到了北洋这自然也就不好追问了。
而刚刚换上新军装的北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