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将废王放至中国,以受教化,今日汉城之乱,叶于天国兵将帮助下得已平定,各国无需介怀的,今日朝鲜摄政大院君将于近日与清国驻朝总理大臣签定新约,自此之后,朝鲜以中国之藩蓠外交之事焉能自专?唯交由清国驻朝鲜总理大臣办理,待统监府成立后,由统监府外务处负责,今日通晓各国公使领事,各国于朝鲜设立公使馆、领事馆,置朝鲜于不忠之境,望各国公使领事于月内撤离汉城!”
什么!
韩圭卨的话声未落,六国公使领事无不是惊讶的看着其,更多的却是把视线投向唐浩然。
“大臣阁下,这是何意!”
不待他人相问,衫村濬第一个沉不住气的冲着唐浩然质问道。
“且不问大臣今日之行,有违五年前与我国与贵国于天津签署之条约,日本与朝鲜亦签署有通商条约,大臣今日驱逐各国领事又是为何!”
当年伊藤公靠着虚张声势好不容易才签订的条约,于朝鲜获得的利益,又岂能因其一句话而尽丧,在衫村濬看来这绝非出自所谓的摄政大院君,而是完全出自唐浩然之手。
“公使先生!”
面对衫村濬的质问,唐浩然却是不冷不淡的说道。
“我首先需问清一点,贵国是否承认朝鲜为我中国之藩蓠?”
见对方如此上道的丢下今天的“废君”大事,而是直奔与其利益悠关的另一问题,唐浩然又岂会放过他,之所以一上来,便要求各国公使馆撤离朝鲜,表面上是为办理朝鲜外交的需求,但真正的目的却在日本。
“这……”
意识到自己掉进陷阱中的衫村濬顿时为之一哑,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若是承认朝鲜是中国的藩蓠,那么下面再加以指责的话,其中一句宗藩之制与他国何干便可作回。
若是加以否认的话,更是不能,英法两为阻俄国在朝鲜扩张,早已认同了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至于俄国亦已认同这一事实,英俄为避免对方控制朝鲜,所采用的策略就是维持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进而取得于朝鲜的平衡。至于美国,虽其本意无意承认,但美国于国际间却是国微言轻。
“朝鲜自是中国之藩篱,然据5年前与贵国签订条约,“将来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皆可派兵。”,既然汉城发生民乱,至始闵妃以及多位臣工惨遭杀害,日本亦将派兵往朝鲜,以为护侨!再者日鲜签订《济物浦条约》中,条约亦约定日本保留如有必要不论何时出兵的特权,”
意识到唐浩然正陷阱的衫村濬立即拿着五年前签署天津条约时,李鸿章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