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综合其他 > 帝国的朝阳 > 第32章 翁府话(下)

第32章 翁府话(下)(3 / 4)

息”时翁同龢的脸色微变,熟读史书的他又焉不知商鞅变法的商鞅之遇?以及王安石变法的罢职之鉴,而这正是唐浩然所需要的。

“不过,以子然看来,古之变法之所以半途而废,除此内外阻力所至,还有一个原因,皆是因其朝野虽知改革之要,却不知改革之利,所以,欲行以变法,必首先令国人先见变法维新之功,睹变法维新之利,如此方才能变法维新为世人所接受。”

“这,如若不行以变法维新,又当如何让人先见变法维新之功,睹变法维新之利?”

唐浩然的话,反倒让翁同龢迷惑起来,凡事总有个先后,若是无鸡又焉能有蛋,没有变法维新,又岂有变法维新之功?

“相爷,若是能以一地而为举国之先呢?”

在说出这句话时,唐浩然却是一阵暗自得意,百年后改革开放时,中国所面临的保守压力与晚清相比,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若非如此,中央又岂会弄出“特区”,最终以特区之效果,影响全国,从而才有了十余年后的全面改革开放。

而现在,他不过只是把百年后的一个“成功案例”摆到了翁同龢的面前,他心知翁同龢等人的保守,同样也知道,什么是他们难以拒绝的。

“以一地而为举国之先!”

翁同龢看着唐浩然,在他说出这句话后,先是一阵思索,而后又反问道。

“莫非子然所说是如台湾的刘铭传一般“以一岛基国之富强”,以一地先推行以新政?”

在唐浩然以“一地而为举国之先”的时候,翁同龢自然先想到了台湾了,毕竟台湾建省时,刘铭传亦有同样的言语。

“嗯!确实有几分近似!”

见翁同龢主动提及台湾,唐浩然的心里不禁暗自一喜,既然他先提了台湾,总好过自己先前,台湾,不正是自己所求的吗?

“确实有几分相似,以台湾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确实与子然所想有几分近似,诚如相爷所言,相比他省,于台湾实施新政,确有天然之好处,首先台湾远离大陆,孤悬于海外,且人口不过三百余万,于此推行维新新政,其阻力较小不说,且因其远离大陆,即便是新政推行期间,有所不妥,朝廷如相爷一般真见卓识者,亦可及时挽回,以免伤及大局……”

此时,唐浩然全是一副,提出于“台湾推行新政”者皆是翁同龢所言的模样,一副凝眉思索的为翁同龢的“新政”出谋划策状,在那里分析着与台湾实施新政的益处,便是精明如翁同龢,这会也不由自主的上了唐浩然的道,认同了于台湾推行新政的益处,他甚至隐约看到台湾

最新小说: 武侠诸天:开局撞大运我反杀司机 高育良:女婿来救场!我进部了? 狐,别急,你的祭司来了 太子爷别舔了!我坐你怀里狠狠亲 神之谷背刺战死,凤凰涅槃归来 让你复读冲清北,你成王牌飞行员 纨绔哪家强,镇北郡主她最狂 我老婆是恶劣公主! 综穿:他们欲求不满 作精?我重生跟着妈妈继父当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