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妙子和石青璇已经对唐书彻底的刮目相看了。
“按照你的说法,杨广和大隋又该怎么解释,之前的大隋可是如日中天哪,却突然堕落。”鲁妙子询问道,
“之前我已经说过了。这就是标准的统治者昏聩,自找灭亡。事实上杨广也是雄才大略,但这个家伙却忽视了最为基础的东西,根本不知道看似不起眼的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统治的根基。他其它事情做得都很好,就是这点忽视直接葬送了大隋。民为水君为舟。这样的道理早就有了,可惜很少有权贵统治者放在心中。”
唐书直接回答道。又是讲述了一番杨广的优缺点,好嘛,杨广这个大皇帝已经成为了唐书刷印象的招牌了,没办法,谁让这个家伙的名声太大哪,不管是瞿让李密的檄文还是李渊的檄文,都让杨广的昏聩之名传遍了天下哪。给予杨广不一样的评价,自然会让别人多出深刻的印象。
“早两年杨广如果醒悟的话,直接打开粮仓济民,大隋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这种地步。他不只是太急了,而且也太高傲了。才落到了如此的下场,结果杨坚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底都便宜了义军。”
“嘿,你小子这番言语应该说给慈航静斋去听听,他们现在不是在选取明主吗,听了你这番话,肯定会对大汉有很深的的好感哪!”感叹之后,鲁妙子说道,终究鲁妙子并不是很在意这种天下大势的事情。
“不过也说不定,毕竟你小子就算在大汉位高权重,毕竟还不是汉王,做不了主的。”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鲁妙子这个家伙虽然有些良善之心,但却没有特别的立场,不然当年也就不会帮助杨素了,而且因为重伤的缘故,眼见活不了几年了,他在乎的事情就更少了。
“慈航静斋?”唐书脸色一冷,神情阴沉的说道,“不过是一帮虚伪做作,狂妄无知的番邦胡教罢了。一群出家人整天叫嚷着什么替天选主,实在是恬不知耻到了极点。不过是沽名钓誉,想要维持佛门超然地位的狂妄之举罢了。一群靠着出卖色相在中原立足并且散播影响力的尼姑,却是越来越不自量力、不知所谓了。”
唐书此言一出,鲁妙子和石青璇再次怔住了,唐书的言语实在是他们想不到的,甚至可以说让他们都为之惊诧。慈航静斋可是正道魁首,在江湖乃至朝堂上都有着莫大的影响力和潜势力,这股庞大的力量可以决定和影响很多事情,唐书却是对慈航静斋不屑一顾,甚至满心的厌恶。
这要被外人知道了,对大汉的影响可是很大的。而且唐书这番对慈航静斋的评价也让鲁妙子都有些咋舌,实在太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