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事之后,几人闲聊了起来,主要还是唐书在讲述,关于外面世界的种种,关于如今神州的形式,以及寇仲最感兴趣的关于义军势力的问题,还有类似四大门阀的种种常识,倒是让寇仲和徐子陵听得津津有味的,唐书这也算是给两人真正的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
一起吃了顿饭之后,卫贞贞让让侍女给寇仲和徐子陵准备新的洗漱用具以及一些新衣服之类的,由此寇仲和徐子陵也就在唐书的庄园内住下了,进行了各方面的学习。而唐书也按照着之前的安排进行着各种筹备。寇仲和徐子陵的到来,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让唐书的精神能量陡然有了极大的提升,不必在束手束脚的。
由此,唐书选择了出行,和卫贞贞交代了一些家中事务,又将扬州的事情安排了下去。唐书独身一人离开了扬州,至于他的去向就连卫贞贞也是知道个大概而已。
唐书这一去,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年之后了,这时已经是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了,在这半年中,李密在大海寺击杀大隋最后一根支柱张须陀,声威大震,在瓦岗建立蒲山公营,威名在天下传播,隐隐有天下第一义军的声势,遮掩了很多势力的光芒,哪怕是瓦岗的大龙头瞿让也是如此,一时间各路义军纷纷投奔瓦岗投奔李密,也是的很多势力由此看好李密。
另外因为李密这场大胜,也揭下了大隋最后一张遮羞布,本就烽烟处处的神州大地涌现出来了更多的义军,其中自然也是良莠不齐,只是苦了普通的民众。而这期间青州东莱郡出现了一股首领自号青州总管的义军也就是并不怎么显眼的事情了。但这也只是相对的,毕竟这支义军表现的实在很出色。
在东莱郡起事之后,攻破郡城之后,直接开仓放粮,并且严禁土地兼并,给民众分发土地,严厉打击郡内不法豪强,短短时间就让东莱郡迅速平静了下来,依托着土地政策,让民众对这股义军也有了一定的认同感,而且义军直接组织官府,对普通民众以及流民进行放贷,也就是租借粮食乃至各种农具耕牛,尽管很多人都不知道义军的这些工具从何而来,但这么充沛的物资,以及那低廉的租借价格,却让民众很是感激。
毕竟那点廉价的租借费用,只要民众好好照顾田地也是很容易就能够还上的。民以食为天,有了土地有了盼头,相比以前朝不保夕的生活,自然也使得民众们对义军的支持度节节升高,反应过来的就是很多青壮年踊跃参军。但这支义军与众不同的是,征兵分外的严格,而且还有着大量的训练。
丝毫不像其他的义军那样直接携裹民众以壮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