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的反智情绪高涨,好莱坞推出了一批贬低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归原始的影片,被媒体称之为‘反智电影’,而如今唐书拍摄的这部‘阿甘正传’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通过对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以独特的角度对当时美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一一展现。
在六七十年代,美国经历了一个思想混乱、社会混乱的局面,种族歧视、性解放、毒品泛滥、越战引发的种种矛盾,还有著名的嬉皮士文化,那一代的美国年轻人被称为跨掉的一代,贴上了“腐化堕落”的标签。
相比较起来,华夏那所谓的垮掉的一代比起美国的那一代相差的就实在太远了!前世看这部电影时,有幸身为华夏‘垮掉的一代’中一员的唐书可是深深惭愧,相比之下,华夏的‘垮掉的一代’实在太懂事太纯洁了!
这部影片改编自温斯顿?格卢姆的同名政治讽刺小说《阿甘正传》,不过电影和小说自然有着不同,电影中一般都充斥着导演的思想,而不是作者的思想。
在‘阿甘正传’这部小说中,阿甘这个人并不是那么的完美。
他在很小的时候遭遇了女房客的诱惑.并与之发生了男女关系。他吸食大麻、打假比赛,甚至骗钱……
这个阿甘既不纯洁.也不完美,有些软弱,优柔寡断且容易受到诱惑,但也总能痛改前非,他依然善良,乐于助人.但他充当不了大众地导师,也不能满足观众们的要求。
电影作为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应和以及满足观众们在道德上的虚荣心,是影片成功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所以,为了更加应和观众,电影中的阿甘被塑造成了美德的代言人,他善良、忠贞、勤奋、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
这样的美德正是数百年来美国主流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人品品质,这也是大多数美国人自认为拥有的品性以及乐于标榜的品质。
深刻的社会人文思想,符合观众心理要求的道德规范,这正是这部电影成为一部不朽经典的重要原因。
对于剧本的修改,唐书特意和小说作者格卢姆沟通了一番,在前世记忆中,唐书了解到,格卢姆并不满意剧本对小说的更改,使得电影公司和小说作者之间闹得很僵,唐书自然不想那样,所以特意和格卢姆探讨了一下,得到唐书的尊重和重视,再加上唐书说得确实有道理,格卢姆也就欣然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