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就不说了,德军轰炸伦敦效果不高,跟伦敦冬天的大雾有很大关系。
巴黎的历史超过2000年,13世纪开始修城墙,城市的规模受到限制,人口却在不停增长。
13世纪距离现在好几百年,当时肯定没有考虑过城市内会有这么多人,这么多车,配套设施极不完善,人文精神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所以城市建设水平可想而知。
南部非洲城市都是这几十年刚刚出现的,从一开始规划师们就考虑到各种情况,配套设施基本没的说,街道宽阔横平竖直是最基本的。
让库尔奇最为惊讶的,是城市周边绵延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的别墅区。
“不是什么别墅,这就是南部非洲最普通的房子,每家每户都有一栋,南部非洲人习惯在市中心工作,居住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而且安静的郊区,城市里虽然人很多,但是因为公共交通很发达,平时也不会太拥堵。”彼得洛维奇的解释终于涉及到库尔奇的知识盲区。
库尔奇擅长的是工人运动。
跟他聊城建完全就是对牛弹琴。
从这个角度上,库尔奇擅长的是破坏,而不是建设。
南部非洲最普通的房子,在库尔奇的概念里,都是富人区。
这些房子还不是廉价的木屋,甚至钢筋混凝土的都没多少,至少外墙装饰使用的都是天然石材,而且还刷上了各种鲜艳的油漆,这就让库尔奇更加难以理解。
要追求天然,为什么要刷漆?
既然要刷漆,那么还为什么一定要用外墙装饰呢,天然石材的纹理不就是最好的装饰么。
“德兰士瓦州政府最近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把德兰士瓦打造成旅游城市,现在还没到紫葳城呢,那座城市把所有的房子都刷成了彩色的,别名彩虹之城。”彼得洛维奇话里有淡淡的羡慕,谁不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呢。
巴黎很好,可是时刻面对德国人的威胁,连安全都无法保证,所以巴黎人很糟心。
伦敦也很好,可是每年冬天都因为雾霾死上千人,健康是个大问题。
比勒陀利亚别名紫葳之城,又名花园之城,从这些别称上,就能了解这个城市的城建水平有多高。
紫葳城号称彩虹之城,这都特么已经不属于人间范畴了。
“紫葳城好像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库尔奇在出发之前,还是做过功课的。
确实是目的地,紫葳城就是因为西兰德金矿的发现才出现的,没有西兰德金矿就没有紫葳城,可以说所有紫葳城居民,都和西兰德金矿有着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