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的条件,粮食,棉衣,牲畜等御寒物资,还有和亲以及赛罕尔要来大梁学习。
总的来说,提出的要求还算是合理,也在大梁可承受的范围内。
“这...上面的条件倒也是没有漫天要价,匈奴所提出的御寒物资要在往日,自然不是什么问题,但眼下江南战事不顺,波澜四起,金陵本又是我大梁的粮仓,怕是...”
薛东绪把黄纸递还给在一旁等候洪尚芥,斟酌了一番后,结合大梁的实际情况,缓缓的说道。
毕竟要供给一国的物资,就算匈奴要的再少,那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薛首辅与我所想一致,这眼见就要到了秋收之时,所以江南的战事是最先要解决掉的。你可有良策?”
“回禀圣上,江南之事以臣之见,也好解决。”
“哦?速速说来?”
“先前顾将军亲率大军镇压,捷报频传,剿灭倭寇已成时间问题,没想到顾将军遭小人暗算,至今昏迷不醒,军中少了主心骨,将士们也都士气不高。”
“所以臣以为,眼下解决士气低迷是当务之急。”
“之前顾将军多次提过有一人在江南战场上,屡立奇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在军中的威信也是颇高。”
“哦?是何人?”
“正是金吾卫的新任命的百户——不戒。”
“薛首辅对此人推崇有佳啊,匈奴和谈一事你也是一力荐之,现在又是如此,朕很好奇,此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你和顾将军两人如此上心。”
“圣上,此人虽年纪轻轻,但是一身实力已臻化境,最难得的是年少有为,行事并不张扬,老持稳重。”
说到不戒,薛首辅的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夸赞的词一个接着一个。
“前些日子,李尚书家幼子的案子,就是他干的,因为这件事,在民间名声不小。”
“心有侠义,不畏强权,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唐渊夸赞了两句,表示了自己的认可,而后话锋一转说道。
“擅自脱离使团,还抗旨拘捕,他就算有十八个头,都不够砍的!”
“圣上!”
见唐渊有发怒的迹象,薛东绪连忙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跪倒在地,急声说道。
“和谈之事已经顺利完成,听说他在那边和麦尔哈巴当街大战了一场,虽是重伤昏迷了好几日,但是也没有败落我大梁的国威。”
“他年纪尚小,离家多日,思家心切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臣才举荐让他重回江南战场,一来那边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