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的损失难以估量。
穆太澄和关寒松心中都很清楚,不管雁西卫有何应对,不管朝廷真正的援兵何时抵达,雁西卫的应对策略必须要调整了。
只是,尚未等他们定下如何调整,宋定边便令斥候送来了急报,告诉了云州城的情况和应对办法。
宋定边和穆谊决定出城迎战,以便更好地拖住大雍的入侵,而留给穆太澄和关寒松的,便是死守雁州。
换句话说,宋定边他们也很清楚,大雍屠城的军令一下,雁州士兵必定会驰援云州城,这一驰援必定就是将云州作为主战场,但雁州的百姓要比云州多得多,宋定边和穆谊怎么舍得?
所以,在最前面的宋定边和穆谊率先动了。
从斥候所报中,关寒松已经知道了穆谊和巾帼营士兵都战死了,那么宋定边呢?大雍是否已经云州城攻破?那里的情况怎样了?
关寒松所问的这些情况,斥候都回答不了,因为如今在那个中心点,激战厮杀仍旧在继续,就连斥候都无法得知宋定边的情况。
接下来的战况,比所有人预料的还要惨烈得多。
宋定边和穆谊率领士兵出城,挡在了云州城的最前面,在他们的身后,是雁西卫守卫所布下的一道道防线,有弩床阵、有弓箭营、有一道道深深的壕沟……
在战事起来的那一刻,雁西卫士兵便动了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布防,就是为了尽可能地抵挡大雍的侵略、拖住他们进攻的步伐。
云州守卫,同样也是雁西卫士兵,不,更准确地说,关寒松和宋定边所带来的十万士兵,如今也是雁西卫士兵、
雁西卫士兵,是大安国朝抵挡大雍侵略的屏障,而这个屏障的第一道防线,便是云州、便是宋定边和穆谊等人。
如今,穆谊和巾帼营士兵全部战死,宋定边率领的士兵必定也好不到哪里去,某种意义来说,这第一道防线已经被攻破了。
大雍集结五十万士兵,本以为势如破竹无人能挡,却不曾想在云州城外就遭遇到猛烈的抵抗。
两三万士兵的抵抗,这对于大雍来说,此举无异于螳臂当车,他们根本就不将这种抵挡放在眼内。不曾想,却正是这两三万人,迫得他们不得不放慢了脚步。
那些身形看起来十分娇小的士兵,却战斗得尤为勇猛,个个身上杀气腾腾,即便大雍士兵人数几乎可以直接淹没这些娇小的士兵,但是他们也死伤了不少人。
这还是他们尚未抵达云州、还在云州城外的情况下!
这样的结果,让大雍士兵无法接受。在他们看来,五十万大军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