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的局势,比他现在所汇报的要严峻得多。
邵世善已经吩咐了属下官员,将大雍的交换条件在百姓之中流传;军中的许多将领,也都在纷纷议论……
很明显,这都是逼迫之势,把厂公逼至舆论的最高点,迫使厂公不得不前去大雍!
要阻止这些舆论的发酵,缇事厂也要花费极大的心力,还不一定有效果。
厂公的意思是如何呢?
汪印摇了摇头,道:“无需阻止,且让他们去做。们密切注意动静就行了。”
不管是大雍的逼迫还是别的什么,大雍他总要走一趟的。
“可是……”王晦欲言又止,看着汪印淡漠的神色,还是没有问出口。
局势如此严峻,这些人肯定不只是想将厂公送去大雍那么简单,厂公真的什么都不做吗?
他正欲退下去,却听得汪印说道:“本座身边的缇骑,撤走一部分。”
王晦倏然一惊,立刻应道:“是,属下马上去办!”
厂公身边已经没有了封老,暗卫又在彭城之战中折损了不少,可以说厂公的护卫力量已经大大减弱了。
缇骑补充上去已经有所不足,怎么还要撤掉?
不管厂公有什么安排,将缇骑撤掉都会有所隐患。
但是厂公有令,他身为属下第一要做的,便是按照厂公的吩咐办事。至于隐患……厂公想必已经有所安排。
王晦离开之后,汪印也迈出了暇日斋,抬头看了看天空。
六月的天瞬息变化无常,前一刻还是艳阳高照,下一刻便是乌云密布,这京兆的局势,同样如此。
要变天了,这京兆的狂风骤雨就要来了,他是否能抗得住呢?
汪印合上了眼,脸容看起来依然淡漠,看不出有任何心绪起伏。
而京兆的局势,也正如王晦所禀告的那样发展。
民间也都知道了云州五城的交换条件,百姓们虽然不像官员想得那么多,但是云州五城原本属于国朝的,他们也都知道这一点。
现在只要用一个人去换,就能换回云州五城,这样好的条件,为什么不答应呢?
尤其是,用去换的这个人,还是人人畏惧的汪督主!
想到那座灰黑耸立的建筑,想到那些红衣缇骑,百姓们都忍不住颤了颤。
送走这个心狠手辣的汪督主,或许缇事厂都不复存,他们也不用经常担心受怕了。
至于军中,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说文官最大的愿望便是“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那么武将最大的心愿便是建功立业收复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