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想象得到,在这一次孤山诗会之后,这四个字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在江南道和国朝传开去。
届时……在江南道国潮引起多么巨大的震荡?
这会儿,叶绥没有空深想这些事情,她现在反而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放松和淡定。
孙长蕴是跟在大人身边的人,他提出了天子门生这个说法,对大人完成皇令很有帮助,已经有了最重要、最坚固的基础。
更何况,她相信大人会将这次后续的事情处理好的。
孤山诗会最隆重、最值得期待的一个环节已经过去了,而且还引起这么大的动荡,汪印已觉得没有必要再看下去了。
他侧了侧身,笑着对叶绥说道:“阿宁,我们走吧。”
接下来还要往京兆送信、还要提醒工部户部的官员,还有很多后续事情得做,已经无须在孤山台这里了。
趁着孤山诗会还没结束,那些文人士子还在呆愣的时候,汪印叶绥带着郑云回离开了孤山台这里。
就在他们转身离开之后,青云书院书学首座云从光才像想到了什么似的,急忙问道:“与孙长蕴一起前来的那几个人,在哪里?”
孙长蕴年纪这么轻,却能提出天子门生的见解,在云从光看来,一个这么年轻的士子是不可能想得这么深入。
——极大可能是孙长蕴所称呼先生那个人所教导的!
云从光原本想要趁着孤山诗会这个环节,来试一试孙长蕴的真正本事,也想趁机探一探汪印的本事底细。
哪里想到,这“天子门生”四个字,打破了他们所有的计划,他们措手不及,他们根本连孙长蕴老师的行踪都不知道。
不过,江南道书院联合起来寻找一个人,也不困难,况且还有观察使顾祖玢在帮忙。
周衍暗暗下决定:立刻将各大书院联合起来,用江南道书院的力量找一个人,就算刮地三尺,也要把他们的底细查出来!
周衍背着手,目光冷冷的看着站在故乡台中的孙长蕴,眼中闪过寒芒。
天子门生如果真的推行,那么青云书院乃是江南道书院这些年的谋算,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和其他书院的山长,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正如周衍所想的那样,江南道书院联合起来,很快就查到孙长蕴一行人是住在了萧然山下、湘湖边。
那里的情况,杭州府官员和书院山长也有所了解,从那一片华宅子、那一处处美景、那一层层森严的守卫看来,住在这里的人绝非寻常人家。
住在这里的人,究竟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