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人。
这一刻,汪印什么都明白了:
在曲公度之后,皇上压根就不想把中枢权力交出去,才最终选定了裴鼎臣。
原来……如此。
汪印慢慢合上卷宗,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面孔依然平静淡漠。
说实话,他身为缇事厂督主,身为皇上最倚重的心腹,无论是谁成为台阁之臣,只要那个人是皇上选定的,他都不应该也不能有任何想法才是。
可是……先前他违背圣意,暗中将曲公度、曲家子弟保了下来。
现在,说心腹忠诚这样的词语,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自在。
在曲公度之后,裴鼎臣就任中书令一职,以后中枢会怎么样呢?
天子皇族世袭,而朝臣官位不世袭,这原因,便是在于“匡正”这两个字。——这也是中枢三省并立的原因。
中枢之所以三省并立,为的便是限制得皇上不会因一人之私欲,而扰乱朝纲;
也使得皇上的旨意,通过这三省的议论规整,化成有利于国朝的政策,最终使得国朝稳定、繁华。
这便是中枢三省并立的深意,也是拟诏、封驳、执行之权分至三省的根本原因。
如今,中枢权力越来越多地归在皇上手中,若是中枢三省的权力都握在皇上的手中,都只是顺从皇上的话语,那么会怎么样?
皇上是一国之君,手握着天下皇权,是大安朝最尊贵的人。
——无论加了多少头衔前缀,皇上首先是一个人。
只要是人,就会有感情倾向,也就会有私欲。
普通人的私欲或许只是小问题、小危害,但帝王的私欲就是大问题、大危害!
因为帝王的私欲,会影响天下十大道,会影响千千万万的百姓。
汪印压根就不相信帝王能够压抑自己的私欲,能够压抑皇上私欲的,就只有完善的官职和律法——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中枢三省制度的建立!
汪印不敢想象,若是三省权力尽归一个人的后果,那将是比缇事厂更加可怖的存在,也会比缇事厂引发更大的腥风血雨。
怎么办?怎么办呢?
本座可以暗中救下曲公度,难道还能暗中撸掉裴鼎臣?
就算撸掉了裴鼎臣,下一个接任中书令的人,也必定是唯皇上是听的人,也是对中枢影响极小的人。
况且,除了中书令,还有尚书左仆射。
以皇上对谢玠的看法,说不定谢玠尚未到致仕之年,便要从这个职位上退下来了。
这个尚书左仆射人选,也要提早做准备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