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刻着双螺旋纹,一直收到最中央的低洼处,汇入一个镂空的字里。
我赶紧移开,图案‘露’出了全貌,我竟然认得,这是……代表山音的纹路!
这发现把我彻底惊呆了,原以为,这些猞猁的主人可能是某位强大的动物‘精’怪,现在看来,竟然很可能是人所为!谁有这么大本事?
我赶紧又伏在中间,仔细观察那个字,玄真子手提长剑为我护法。
山音双螺旋纹外檐高,向内一路走低,最终汇入中间镂空的文字里。这时候正在下雨,雨水沿着螺旋纹灌进子里,能闻见淡淡的血腥气,估计刚才那两人在这平台上失血而死,流出来的血都汇进了这字里面。
这个字,字形类似“+”号,左边多了个刀状,看字会意可知,这是个“戊”字。
字并不起眼,可看在我眼中,却把我震地头脑发晕,我想,我可能猜到这一切都是谁布置的了——巫咸!
巫咸的本名就叫“戊”,这个字几乎成了他的专属,后来他发明了蒸盐法后,才被称为咸戊,至于“巫咸”这个名字,还是巫法昌明以后的事,并且只是敬称。
再结合这个山音纹,可能‘性’又大了好几分,巫咸最擅长的就是和山川大地沟通,他也由此被称为山神。也唯有他这个山神布下的巫法,才有可能维持几千年仍然有这么大威力,这事我早该想到的。
据说巫咸有驱使虎豹的能力,在山中,他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现在看来,这果然不是传说。
现在还有一个谜题没解开,他留下这个巫法有什么用?
“玄真子,能不能把这个字劈开?”我突然有了猜想,抬头问玄真子。
玄真子根本不问缘由,听见我的话,手起剑落,一道寒光在我面前闪过,镂空的“戊”崩碎。
我连忙把碎石划开,向里面看,果不其然,下面岩石中有一条绿‘色’的夹层,是云母岩!
云母被称为大山的神经,完全中‘性’,可以沟通‘阴’阳,后世常用的礞石就是从云母里分离出来的。
现在一切都清楚了,死在这平台上的人,魂魄沿着山纹螺旋进入“戊”字里,接触到云母后被吸了进去,进入了大山深处,这座巫法的目的就在于此。同样的布置,在这近乎荒无人烟的巫山西北部,肯定还有几处,历经几千年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我又想到了巫姑,看来,这位巫咸大人同样化成了鬼,以那种不明不白的形态存在着,靠吞噬魂魄维生。只是这个巫法布置的太大了,现在看来,涵盖了整片巫山西北地带,几千年来也不知吞噬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