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都市言情 > 大明第一臣 > 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标的大讨论

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标的大讨论(3 / 5)

作坊不下五百家,其余没有登记的更多,保守估算,织工也超过一百万,甚至更多!”

江楠道:“最初苏州的作坊可以和地方的桑农谈个不错的价钱,顺利收购生丝……但是渐渐的,地方上也有了丝绸作坊,他们更愿意卖给自家人。或者有些作坊就是桑农办的,他们自己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多少钱都是自己赚,又怎么会卖给苏州的作坊!”

刘伯温点头,附和道:“江尚书讲的极是,原本只是苏州一城,织工工钱上去,用机器还有利可图,现在遍地都是作坊,织工太多了,再用机器,也就不值得了。”

老朱眉头紧皱,事情怎么会这样?

“李先生,你,你们就不能想办法吗?”

李善长无奈苦笑,“上位,这刚刚经历战火,各地百废待兴,地方上都迫切希望办作坊,出售丝绸,改善民生。百姓如此,官吏如此。老臣这边,似乎也只能严查税款,不许他们乱来,但终究不能禁绝!”

老朱越发生气,因为这事情不像是唐胜宗、陆仲亨兼并土地,也不像是廖永忠他们走私获利……这种事情,是非明白,对错清楚,只要能狠下杀手就行。

但是这一次的事情,却是让老朱十分困惑。

站在苏州的立场上,发展丝绸作坊,提升纺织工艺,谋求更高的效率,这算不得错吧?

可是对于其他的城市乡村,他们同样需要恢复元气,需要给老百姓找到出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本地产生丝,又有善于织绸的工匠,我们织丝绸,往外卖,赚钱贴补家用,又有什么错?

朝廷无论如何,也不该管这种事情!

老朱思量好半天,甚至觉得各地这么干,还有点值得鼓励的意思,民生经济,不能不管!

“对了,织丝绸,是要通过市舶司的,那些小作坊的丝绸,能行吗?他们卖不掉,赚不到钱,自然就不做了!”

还行,朱元璋跟张希孟学了几年,在经济上,到底不是两眼一抹黑。

但很快就有人驳斥了,李贞苦笑道:“陛下忘了水师走私吗?他们聚敛了上千万贯的财富,其中就有不少是从丝绸弄来的!”

“好啊!”朱元璋气得拍桌子,豁然站起,怒火中烧!

“廖永忠,俞通海!大蠹虫!”朱元璋破口大骂,“咱让他们统领水师,没想到他们居然为了一己之私利,坏了国家大事!咱就该早点把他们诛灭九族,一个不留!”

老朱暴怒,吓得其他人不敢多言,但是马皇后却轻咳道:“陛下,此事不是那么简单的,就算不往外面走私,只要有利可

最新小说: 都市艳福行 勾引喜欢的说唱歌手后,我被操哭了 从征服师娘开始无敌天下 嘉佑嬉事 权色官途 反派渣爹:我的女儿都是大魔头 山村女人香 我们不一样番外-负鼠与布榖鸟的对决 首富的炮灰怀孕男妻(娱乐圈) 捞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