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一行人到家时,院子里已经堆了不少的粘土。黄豆芽捏了一下这些粘土。这些粘土稍微有些潮湿,看来不用浇水晾晒,可以直接用来打坯了。
这样家里也能早点用上灶台了,天天在外面做饭十分的不方便。
关外春天的风很大,在外面做饭不光废柴,而且风刮得火星子到处都是,金氏的衣服都被火星子烧出口子了。
金氏一行人光顾着开荒了,捡柴这事给耽搁了,子在路上顺手捡了一捆。
现在黄豆腐不在家,应该是又出门拉粘土了。金氏也不等自家男人回来了,把锅从屋子里端了出来,架在灶台上,把早上的剩饭用那一小捆柴火热了一下。
开了一上午的荒,大人和小孩都饿得肚子咕咕叫了。搬家走了二十多天,黄豆芽从来没这么饿过。看来今天是真的下力气干活了。
黄豆芽中午饭都多吃了一碗,把金氏都惊到了,生怕小姑子撑破了肚皮。
第一天开荒,金氏怕家人不适应,再累坏了身子,就强迫小姑子和两个孩子睡个午觉,歇足了精神再出门。
其实不用嫂子强迫,黄豆芽的身体也支撑不住了,刚吃饱饭就上下眼皮打架了,两个孩子更是累了一上午,倒在炕上就睡着了,三人并排躺在炕上,睡得跟三只小猪似的,还打起了呼噜。
金氏并没有睡午觉,而是帮着自家男人打土坯,这样家里的灶台也能早点搭上。
两个人一起协作打土坯的速度更快,一个人负责铲土,一个人负责用石杵砸土。
负责铲土的人将坯模子固定在石板上,往里面先均匀的撒一些干土,可以防止土坯模子和石板粘连。
然后再往模子里铲土,一般先铲个三四铁锨土,负责石杵的人开始用石杵,上下捶打铲进模子里的土。
一般是先要捶打个三四下,用脚稍微平一下模子里的土,再捶打三四下,再平整一下土,再捶打三四下,土坯就打好了。
老话说“打坯三遍不能少”,这就是三遍打坯,基本上要捶打十二三下,这样打出的土坯才平整、结实。
放模子、撒干土、铲土、砸土、拆模、搬坯、摞坯、晾干,以上工序一样都不能少,但凡少了一个步骤,就做不出好土坯,土坯打不好,搭建出来的灶台也不扛用。
“打坯不用催,一天五百坯”,黄豆腐和金氏从下午才开始打土坯,一下午能打出二百块土坯,这么多的土坯用来砌灶台是足够了。
不过黄豆腐还想给家里的两头驴搭个驴棚,就还得再多打几天土坯了。
黄豆芽见哥嫂在忙,就带着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