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世子稳重点

首页

第859章 赐名修政

不是一根根毫无感情的木头桩子。”

赵孝骞微笑道:“把朕的话转告你的手下们,愿意继续为朕做事的便留下,心生退意,只想平淡过一生的也不强求,发给他们安家的钱,送他们离去。”

赵歙今日的情绪波动比较大,此刻俏脸再次动容,抿了抿红艳的薄唇,最终还是垂头道:“臣遵旨。”

赵孝骞挥了挥手,道:“退下吧。”

赵歙缓缓退出殿外。

殿内只剩赵孝骞一人时,他长长呼出了一口气。

美色当前,诱惑实在太大,差点那啥上脑让她侍寝了。

不过想到当初诛杀刘卯的那晚,赵歙像一头发了疯雌虎,恶狠狠地扑向刘卯,那画面他一辈子都很难忘掉。

一想到那幅画面,赵孝骞和小赵孝骞都冷静了。

千金之子,万乘之躯,不立危墙之下,不睡疯批女人。

就算把她脱光了,也很难保证她从什么地方掏出一柄利器弄死他。

毕竟谦大爷接电话都是从屁股后面掏出来的,谁敢保证赵歙没有这种特异功能呢?

…………

接下来的几日,赵孝骞在繁忙中度过。

朝会每隔两日进行一次,除此之外,赵孝骞大部分时间耗在政事堂。

每日与章惇和其他的宰相们商议新政的修正条款,逐条逐条地分析利弊,每个字都锱铢必较。

修正新政只是表象,赵孝骞很清楚,这是一场利益的重新划分。

新政条款每改动一个字,民间或许便有百姓和士商的利益受到影响。

赵孝骞觉得自己像一个做精密手术的外科大夫,正在对一个名叫“新政”的人动手术,这台手术很复杂,难度更是登天,稍微弄破一根小血管,这个叫“新政”的病人就噶了。

修正新政的工作进展很缓慢。

政事堂里的宰相和副宰相们,新党旧党官员都有,这是为了维持朝局平衡,而赵孝骞的位子还没坐稳,暂时也不想变动人事。

最先讨论的是“青苗法”。

刚开了个头,政事堂内便起了争议,新党旧党各执一词,互不退让,新党要求一字不改,旧党要求全盘推翻。

最大的争议就是关于青苗法里的官府借贷部分。

王安石当年提出青苗法的本意是好的,民间的农户遇到灾荒之年,举家无米下锅,官府便可向农户借出粮食和粮种。

目的是帮助农户们度过这一道劫关,明年地里有了收成,农户再将借的粮食粮种归还,当然,归还的时候适当加点利益,利益不高也不低,本金的两成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