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加封边帅
纵观登基之后,赵孝骞对群臣的封赏,其中很大比例都是封赏武将,而且不吝赐爵,种建中,宗泽,折可适等将领,皆被封了爵位,如今又轮到章楶,仍然赐爵。
由此可见,官家即位后,对武将甚为看重,武夫将士的地位肉眼可见地提高了许多,大宋的朝堂已渐渐减弱了重文轻武的习气。
尽管封的是同宗兄弟,章惇还是感激地躬身长揖:“臣代同宗族兄章楶,叩谢官家天恩。”
赵孝骞摆手:“不必谢朕,这是章帅应得的,章帅戍守西北国门,常年餐风露宿,皆是一片报国之心,朕不能寒了章帅和西北将士的心。”
“后勤方面,政事堂不妨酌情安排,对大宋各地的戍边驻军多给些福利,粮食和肉类尽量增补一些,兵饷也不可拖欠,同时各地的厢军也应酌情多增补粮草甲胄兵器等。”
“厢军的战力虽说差了一点,终归是大宋的国防力量,也莫寒了他们的心。”
章惇苦笑道:“官家一句话,国库可就多了不小的压力……”
“慢慢来,开源节流,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咱们不妨定个三年五年的计划,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必须完成的短期目标,如此君臣的压力都不会太重。”
“京官下放的事,政事堂处理得怎样了?”赵孝骞接着问道。
章惇神情闪过一丝复杂,平静地道:“元祐党官员打算借此事对新党开战,他们纷纷主动上疏,要求参与下放,估摸要对地方上落实新政的事作文章。”
赵孝骞却敏锐地道:“你只说元祐党,新党呢?他们难道没有别的心思?”
章惇露出难堪之色,低声道:“新党官员……心思大多与元祐党一致,都存了打击政敌的意思。”
赵孝骞淡淡地道:“那么就不必考虑那些主张上疏要求参与的人,政事堂和吏部从在京官员里挑选,此次下放的百名官员,以多年来的吏部考评和德行为优先。”
“朕要的是敢作敢为敢说的正直官员,将民间的新政落实情况实实在在地上奏,而不是拿这件事当作对付政敌的武器,新党旧党皆如是。”
章惇浑身一凛,他听出来了,赵孝骞的最后一句话其实是在敲打他和新党。
毕竟如今朝堂的格局上,新党阵营是占优势,赵孝骞这是警告他不要拿官员下放一事作文章,行打击政敌之举,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臣谨遵官家旨意。”章惇垂头道。
赵孝骞语气不觉重了许多,道:“官员下放,关乎社稷兴衰,君臣对待此事宜当谨慎躬行,朕的皇城司会有密探眼线盯着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