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世子稳重点

首页

第845章 天降祥瑞

点心酥糕进来,摆在赵孝骞面前。

赵孝骞嘴角一勾,让郑春和服侍自己真是最正确的决定,他什么都不必操心,郑春和自然会把他的衣食住行安排得妥妥当当。

有这样的人在身边,真的非常省心省力。

…………

第二天一早,大约刚卯时,天还蒙蒙亮,赵孝骞便被郑春和叫醒了。

皇帝要早朝了。

早朝不是日常,若是重大事件,朝会每隔两日或三日才有一回,每个帝王的习惯不同,勤勉程度也不同,故而举行朝会的时间间隔也不同。

赵孝骞比别的帝王更懒,他比任何人都不想上朝,可是没办法,自己刚刚登基,大宋百废待兴,需要他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太紧迫了。

打着呵欠懒洋洋地伸长了胳膊,任由郑春和亲自帮他穿戴皇帝冕服。

十二垂旒的帝冠没戴,那玩意儿太沉,好几斤重,只有在重大且正式的场合才会戴在头上。

而且戴这玩意儿最好别在户外,它大部分是金属打造,户外容易遭雷劈。

寻常的日子里,皇帝上朝通常跟臣子一样,戴的是双长翅帽。

这东西就比较轻便了,而且赵孝骞戴了好几年,早已习惯。

睡眼惺忪地进了大庆殿,赵孝骞忍住打呵欠的冲动,努力打起精神,环视殿内群臣。

简单的君臣见礼后,章惇便开始奏事。

所奏之事大多是大宋境内经常发生的,比如某地洪涝,地方官府请求朝廷拨付钱粮赈灾。

某地官员调任,某地禁军移防换将,某邻国边民与大宋边民因水源牧草等原因发生冲突等等。

其实章惇所奏之事,大多被政事堂处理过了,奏上朝会只是为了彰显皇帝的权威,树立皇帝的威信。

赵孝骞自然也不会多事,这些都不算什么大事,政事堂既然解决了,他便不多说什么。

章惇奏事之后,朝班里有人站了出来,一脸正义地大声禀奏。

不出赵孝骞所料,出来的是御史,耍嘴皮子的。

参劾的也不是别人,正是赵孝骞这位大宋皇帝,御史指责他昨日在登基大典上表现失矩,破坏仪式,不重视自古帝王遵循的礼制,请官家及时自省,勿复再犯。

赵孝骞安静地听着,脸上甚至不得不露出嘉勉的微笑。

没办法,话再难听,皇帝也要营造出“纳谏如流”的人设,这才算是臣民眼中的好皇帝,有为的君主。

这职业也只有脾气好,城府深的人才能做。

当然,皇帝也可以选择不听,甚至脾气上来了一刀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