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雕琢,然后投放到国内的市场当中。
所以在这个地方看到很多华人并不奇怪,而且也因为越国的地理环境,导致很多越国当地人都会讲三门语言。
一个就是他们本国的话,另外两种则是中文和英文。
这种情况在东南亚其实并不少见,因为很多国内的游客会来到这片地区游玩。
他们自然要学会中文才能够进行沟通交流,毕竟这里很多人的主体顾客就是华人!
陆豪带着冯建宁在教育广场之内随便的乱逛,偶尔会停下脚步看一看附近摊位上玉石的成色。
这座交易广场其实跟国内的一些古玩市场没什么两样。
也是主要分店铺和地摊两种形式!
像那些比较大型正规的店铺,索饭卖的珠宝玉石相对来说也就比较保真一些。
尽管其中还是会有假货的存在,不过整体来说质量方面绝对是比地摊要强得多。
所以那些从国内而来抱着进货想法的珠宝商往往都会选择店铺。
因为这里很多店铺是跟帕撒城那几座。大型的玉石矿脉有直接联系的。
那些矿脉开采完全之后,其中一部分玉石灰运往交易市场这些店铺的手里。
所以一些个人经济实力有限的珠宝商,进货的渠道就是靠着这些店铺。
毕竟他们条件有限,彩礼方面也不够雄厚。
又不愿意直接在国内的供应商手里拿到玉石原材料,说白了目的就是为了节省成本。
就像沈家旗下有那么多个体珠宝商的客户,那些个体珠宝商从沈家那里拿货,沈家卖的那些原材料肯定是比他们直接来帕撒城进购的贵很多。
毕竟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可是一笔消耗,沈家自然不可能做赔本买卖。
但像一些珠宝商并不愿意从国内那些大型珠宝商的手里拿到二手货,所以他们会选择自己亲自来帕撒城挑选货源。
但像这种珠宝商,往往由于个人的实力不够,因此也就只能前往帕撒城的交易广场亲自挑选,或者跟交易广场当中的一些店铺建立一个长期合作的供应链。
至于像沈家这种大型的珠宝商,他们自然就不用如此。
因为往往大型的珠宝商财力雄厚,他们完全可以跟矿脉对接。
只要玉石矿脉开采出一批新的原材料,大型珠宝商们就可以直接转手运输到国内。
所以这座交易广场当中店铺的那些玉石原材料,其实说难听一点就是被那些大型珠宝商挑剩下的原材料。
品相方面倒不是说有多差,但绝对跟那些大型珠宝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