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巴蜀一绝。”小厮着急了。
此时,田力见到几个熟人,进入芝兰坊。
随即跟小厮说:“好,我也想去见识见识。”
“得嘞,大爷,我给您提着家伙事儿。”
来到芝兰坊门口,田力将药箱与幡布交给小厮,自己则带着五丈长的竹竿进了门。在小厮怪异的眼神中,找了个靠墙的角落,将竹竿竖在背后墙角。这个位置离戏台稍远,胜在视线宽广,一览无余。
与小厮付了钱,很快就上了一壶“兰妃”香茶,三盘甜点。田力喝着茶,悄悄地观察方才进门的几名“熟人”。其中一人,便是昨日马鞭抽田力面门的那名刀疤脸劲装汉子。
若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此时的田力却是冷静的旁观,仿佛一头等待时机的猛虎。
几曲听罢,一名风韵犹存的中年“妈妈”来到场中,“诸位大爷大驾光临,蓬荜生辉。请汐月姑娘为诸位弹奏一曲。”
不多时,一名身材瘦巧的女子,怀抱琵琶,自戏台左侧,款款登台。此女子身穿粉荷裙,脚踩翠玉鞋,鞋上金丝绣蝠。往面不看,头戴金步摇,绿玉簪,耳挂珍珠珰。虽面罩纱巾,眉目却含情脉脉。
汐月姑娘上台之后,先是施了个“万福”,随即坐定将琵琶置于胸前。
初为《霓裳》,汐月姑娘的琵琶不愧是“巴蜀一绝”。整曲古韵悠长,听之仿若皓月当空,银蟾吐彩,典雅大气,令人回味。
曲未终时,台下便有人大声喝呼:“妈的,大爷花了钱就听这个?”
田力抬头看去,是那名刀疤脸汉子。江湖糙人,这样的典雅古曲,当然是听不惯。
中年“妈妈”连忙致歉,向汐月姑娘使眼色。很快,便换了一曲《半壶纱》,“半壶纱”取自“一梦芳华半壶纱”,如芳龄女子赤足散发,浣纱于溪畔,一曲说尽江南女子的多情婉约。直教一帮江湖汉子心痒难耐,一时之间叫好声不绝。等到曲终人散,仍意犹未尽。
汐月姑娘将要下台时,那名刀疤脸汉子与同桌诸人豁然站起,非要汐月姑娘过来陪酒。
中年“妈妈”满脸陪笑,“诸位大爷多担待,汐月姑娘只卖艺,不陪酒。”
“妈的,不陪酒,老子还要她陪睡呢。”刀疤脸酒劲上来,不容分说,就要动手。
这事,楼内冲出来十几名壮汉,领头一人身材魁梧,络腮胡子,满面凶光。
“诸位好汉,我芝兰坊有芝兰坊的规矩,希望诸位给个面子。”
“滚你妈蛋,要面子是吧,我给你”,说话间,刀疤脸突然一拳打在壮汉的面门。壮汉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