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见他迟迟不回话,重重拍了一下惊堂木,“卫荣!”
卫荣一惊,抬头看了三位大人一眼,连忙跪好回道,“回,回大人。小人是在二月初三去票号兑的金子。然后初四初五买的东西,初六送去了柳府。”
卫其轩目不斜视,淡淡的开口,“初三的几时,初四初五又是几时,在哪里买的?初六几时出门,几时到的柳府?”
“这”卫荣不明白卫其轩问这个干什么,迟疑的不敢开口。
刑部尚书沉声开口,“回答!”
卫荣不敢不答,只犹犹豫豫的道,“初三是上午,对上午出的门,几时我忘了,吃完早饭就出去了。初四和初五也都是在上午,分别去了卖古董字画的成记和卖玉器首饰的徽记。初六初六是下午,对,是下午。少爷说,避过上午拜访的人,下去偷偷的去。”
“如何?卫举人,你可还有疑问?”刑部尚书问道。
卫其轩道,“敢问大人,这几个地点是否都有一一查访,时间是否对得上?”
刑部尚书转向书吏,只见书吏抽出一份卷宗寄给他。
刑部尚书接过来一看,“无一错漏。”
卫其轩点头,“也就是说,在这些时间地点,确实有一人去兑换了金子,和购买了东西,并送到了柳府。但这人一定不是卫荣!”
“何以见得?”刑部尚书询问道。
“回大人,初三上午,卫荣确实出过门,不过去的不是票号所在的西街,而是从东门而出,去了庄子上。现在是初春,庄子里需要安排种植等事务。学生的妻子想在庄子上种植一些不同的作物,于是安排人去和庄头回话。这项任务一直是由卫荣负责,因为内子性情跳脱,想一出是一出,所以传话的时间不定,卫荣可能不记得,但二月初三正是他去庄子上的时间。这个可以传庄头来回话,学生知道庄头识字,并且会把主子的交代记录在纸上,标上日期,然后一遍遍翻看。因此只要大人派人去问,一定能知道,卫荣初三必定去了庄子。庄子由东门出,一来一回,时间很紧,堪堪在城门关闭前回京。所以卫荣一定不会出现在西城的票号。”
要知道兑换金子也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大宗的金子,不仅需要各种手续,还得一遍遍查问,不花费一上午,是办不好的。
所以这时间肯定冲突了。
此话一落,卫荣脸色聚变。
然而卫其轩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继续开口道,“初四一整天卫荣并没有出门,因为内子一向有个习惯,那就是让下人奔波一天了,第二天作为补偿,就是放假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