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魏?”
太后万万没想到他竟是敢顶撞自己!
太后当即重重拍了一下桌案,怒斥道:“还不是因为你当初说此次伐魏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倘若哀家能料到现在这般后果,当初绝不会同意伐魏!”
李元烁眯缝着双眸:“但现在魏军也没有进京啊,这不是说明朕此番伐魏还是起到一些震慑作用的。”
“啪!——”
太后闻言,盛怒之下将桌案上的茶具拍落在地。
茶具落地后,碎片四溅。
但李元烁却仍是面不改色的盯着太后道:“那母后便直说吧,您究竟想做什么?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您若是想降罪给儿臣,那么儿臣必然说什么都不对,那还不抵什么都不说。”
“放肆!”太后怒斥道,“哀家降罪于你,是因为你本就是一介纨绔,浑浑噩噩、不学无术,你有什么能力治理这个国家?哀家现在降罪于你,是及时止损!你若是还有一分良知,若是还知道心疼大庆的子民,便趁早退位,如此一来,我们双方也都不会闹得很难看,你可以回你的封地继续当你的藩王,这大庆将会有的新的君主继位!”
果然,太后摊牌了。
她是瞧着李元烁现在无依无靠,大抵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她遂懒得落上弑君的名声,让李元烁自己下台。
但李元烁给出的回应却是——
“伐魏尚未结束,母后为何断定朕输了?”
瞧着他不死心,太后遂也退让了一步:“那你认为哀家还得给你几天的时间,让你证明这场仗还有翻盘的可能?”
“十天。”
太后可没心思跟他再耗下去了,她遂高声道:“三天,不能再多了。”
李元烁:“……”
三天的时间,伐魏之战能不能翻盘还是个未知数,但这三天却足以让太后策划逼宫了。
既然李元烁不肯自愿退位,那她便用她的方式给李元烁罗列罪名,让他被迫下台。
在太后看来,她已经给李元烁留脸了,是他自己顽固不化,非要在史书上落下“被赶下龙椅”的丑闻。
而这三天的时间内,宫内依旧是风平浪静,李元烁这边根本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性。
反倒是第三天的时候,乔治那边传来消息说——他们的队伍已经沿海过来了,现在已经着陆了,不出两个时辰就能抵京。
待到那时,洋人便可正式驻扎在京城内,并跟太后签下条约,从此可以大肆在京城经商,并可在京城建厂,甚至洋人可以有居住权。
与此同时,洋人也会保障太后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