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好去责备鲜卑。
而且这种小队伍,也很难对边防形成威胁。
对于上面的领导来说,只要你威胁不到边关的安全。
那我就可以向中央交代。
中央只要知道边关好好的,那我的乌纱帽就稳稳的。
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这种打草谷的小队伍。
只是边关的百姓可就惨了。
这种“嗜杀成性”的鲜卑人更加传统冷血,还保留了许多野蛮的习俗。
诸如将人制成肉脯,储备下来用以过冬。
女子年轻者,则更难逃魔爪。
这皆符合其茹毛饮血的传统生活习惯。
……
辽东,襄平。
且说平州牧吕布,自据襄平以来,已是妥妥的“辽东王”。
身边之人,无人可以规劝。
于是自以为傲睨得志,恃勇傲物,终日沉湎于酒色。
这一日,正于府中大摆筵席,与一众美姬畅饮。
笙歌曼舞,好不快活。
忽有探马飞奔入内,跪地急报:
“使君!大事不好了!”
“高句骊人突袭玄菟郡,守军溃败,城池已陷!”
吕布闻言,手中酒盏“啪”地砸在地上。
酒浆四溅,怒目圆睁,喝道:
“高句骊蛮子,安敢犯我疆土!”
吕布怒不可遏,当年在并州打匈奴人,也不见匈奴人如此狂悖。
这高句骊人是哪根筋搭错了,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听到这个消息,左右诸将亦皆变色。
成廉、宋宪等将纷纷拱手请战。
吕布拍案而起,厉声道:
“传令三军,即刻点兵。”
“某要亲征高句骊,踏平其国!”
话落,又看了眼地上摔碎了的酒盏。
不禁有些心疼,只因那是海外小国进献的琉璃盏。
是个珍奇之物,吕布稀罕的很。
见其碎了一地,又不禁怒上心头,骂道:
“此战,某势擒其王,砍其头颅。”
“以其头骨,为我饮酒之之盏!”
正待调兵之际,忽见一人快步进殿,正是护高句骊校尉刘晔。
当年李翊离开辽东之时,唯恐吕布这帮人空有武力,没有脑子。
所以设置了护高句骊校尉,以刘晔任之,行监察之权。
就是为了节制吕布,以免吕布真的成了第二个公孙度。
刘晔此时,已是年近三十。
正当壮年,智谋巅峰。
早已不是当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