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综合其他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5 / 10)

示,只要刘备派得人够多。

李翊他就有把握不费一兵一卒,仅通过军事压力,逼迫庐江吴人投降。

刘备在徐州,听说李翊下令撤回了军马,惊得目瞪口呆。

正欲使人去问李翊为何如此,不想李翊主动使人来了。

当即便问,寡人让丞相陪孔明南下,是辅助他收取荆州的。

结果丞相不取荆州,改取庐江,舍本逐末,何也?

李翊乃亲笔手书一封,答复刘备。

刘备得其书,书略曰:

“臣翊顿首再拜,谨奏齐王千岁:”

“臣观天下之势,欲制东吴,必先取庐江。”

“庐江者,吴之咽喉,荆州之锁钥也。”

“今周瑜倾兵西进,与曹仁争荆襄之地,江东空虚,此天赐良机。”

“庐江太守朱治,虽据坚城,然性怯而寡谋。”

“若得大王再益臣一军,屯于汝南,示以兵威,则可不战而屈其兵。”

“彼见大军压境,内无援军,外绝归路,必束手来降。”

刘备不解,认为李翊手上已有五万大军,为何还要让他继续增益兵马?

打仗不要钱啊?

李翊则是解释了,增益兵马,是为了给吴人施压。

虽然耗费的钱粮更多,但如果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庐江,不就等于是间接的“花钱买地”吗?

这符合《孙子兵法》里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后半段,李翊则开始解释,为何不去取荆州,而改打庐江。

“若下庐江,则断周瑜归路,使其荆州之师孤悬江北。”

“孙权以幼主上位,兵权不出于己,其必不敢纵周瑜在荆州专权。”

“如此吾等便握江东门户,日后进可攻,退可守。”

“纵周瑜侥幸夺得荆州,亦成无根之木。”

“孙氏又岂容大将拥兵在外?”

“若周瑜不还荆州,则形同叛逆。”

“不肖我等发兵,孙氏自乱矣。”

“若还荆州,则我军唾手可得,岂不尽善尽美?”

“故臣请增兵,非为浪战,实欲以威服人。”

“兵多则势重,势重则敌惧,敌惧则降。”

“愿千岁察之!”

“臣翊诚惶诚恐,谨奉表以闻。”

“建安十一年冬。”

刘备看完李翊的书信,连连拍手称赞。

如果李翊的计划能够实现,那他不仅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荆州。

还能将淮南之地,尽数收入囊中。

双喜

最新小说: 我老婆是恶劣公主! 武侠诸天:开局撞大运我反杀司机 太子爷别舔了!我坐你怀里狠狠亲 神之谷背刺战死,凤凰涅槃归来 综穿:他们欲求不满 作精?我重生跟着妈妈继父当女王 让你复读冲清北,你成王牌飞行员 纨绔哪家强,镇北郡主她最狂 高育良:女婿来救场!我进部了? 狐,别急,你的祭司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