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历史军事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三百零五章:诸将

第三百零五章:诸将(2 / 3)

已经大体上完成了九边军镇的补齐军饷、更换军械盔甲等整顿事务。

但是不知为何,这些常年于塞外作战的“精锐”相比整顿后的京军,总让马爌觉得少了一丝英气与活力。

......

督师大帐。

还未走进,就能听见其中纷杂的吵闹声音,诸将帅的大笑声,脸红脖子粗的争论声都是不绝于耳。

诸将领座次,依旧按照九边重镇为先,京军在后的理念。

此时位居督师之位下的,就是榆林总兵姜让、宣府镇总兵姜弼,还有大同总兵张万邦三人。

榆林为天下世居将门最多之地,姜氏将门更在榆林、固原、甘肃、宣镇等处都有子弟为官,是如今分布最广的几大家将门之一。

宣府镇总兵官姜弼,就是榆林总兵官姜让的亲弟弟。

宣府与大同,则是九边军镇中连年作战最多的两处,这两个地方的边军,也被各地将校公认为“精锐中的精锐”,是大明官军中的扛把子。

至于天津总兵马爌,他虽然是最早来的,抢了个距督师大帐较近的营盘,但是因为天津介于畿辅之间,处境就比较尴尬了。

而且上次西南大战也没有天津兵参与,这次的座次,马爌就被负责排序的文官排列到了诸将最后。

其实无论什么时代的人,都要使用有色眼镜看人。

比较靠位最前的榆林、宣府、大同那三位大帅,显然是这次奉诏入京的诸将领之中地位最高,部下公认战斗力最强的。

别的将领上前称呼,一般都是唤做“某帅”,在当下的武将圈子中,只有威望极高的九边总兵,才有资格冠以大帅之名。

现在还不是明末那种“总兵满地走,大帅如牛毛”的时候,被所有人异口同声称作大帅的,其有无真本事尚先不论,也绝对是有这个自傲的资本。

这三名诸将领中的“大帅”坐在位子上,多少显得有些倨傲,说话也只是向左右地位较高的将领附近打哈哈。

对那些靠位较后的,连看一眼都懒得看。

韩爌坐在最后,很少有人会主动上来找他搭话,他倒也不恼不怒,谁叫他们马氏将门在朝廷寄予厚望的时候出了茬子呢。

萨尔浒之战的影响还不仅限于辽东形势上明金的攻守易形,更深远的是参战将领声望的骤然暴跌。

马氏将门曾因名将马芳而显赫三朝,萨尔浒之战中,马爌的父亲马林统领北路大军,作战时却畏敌先逃,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弃之不顾。

这种笑料,至今都是天下武人的闲时谈资。

世人皆知

最新小说: 病美人渣攻从良了 重生九零之麻辣小鲜妻 年代文反派大佬的早逝前妻重生了 笨蛋美人抱错反派大佬后 重生七零:改嫁悍夫后我多胎了! 漂亮路人被邪神盯上[快穿] 重生1999:开局被清冷校花揍 重生回雌君少年时 快穿之反派净化进行时 下乡妹妹高考回城[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