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陆军不论在任何方面,在欧洲都只相当于一战时期的欧洲陆军,更别提越盟远没有日本的工业实力。
现在对于法国来说唯一的担心,就是法属印支北方的密林环境,科曼之所以担心是因为法军不适合东南亚密林的作战模式。
绝对不能因为法属印支是法国的殖民地,就认为法军在中南半岛很有作战经验,一定要考虑到时代的因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国家互相之间的胜负往往是一场最多也就是几场会战所决定的。
在殖民战争的时候也是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全世界已经被瓜分完毕了。
在殖民过程当中,殖民者一样是通过几场战役歼灭反抗者的军队,进而将一块土地殖民。但是显然这一套在这个年代不好使了。
法军肯定没有在热带雨林当中和越盟游击队躲猫猫的能力,新组建的越南国民军倒是适应本地作战,达尚留将军在询问是否有这个可能的时候,科曼还是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法军要给越南国民军的整训争取时间,如果现在就把国民军拉入战场的话,小心成为运输大队长。
要是越南国民军成了没有强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同常公在物流行业中卧龙凤雏,科曼觉得自己还不如不来法属印支,老实待在北非说不定更好。
此时此刻北部的战斗当中,法军仍然在履行着司令部下达的清缴命令,对于越盟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
可耻的法兰西帝国主义出尔反尔,撕毁了之前的共识,法军突然对越盟进行攻击,让等着巴黎和谈结果的越盟武装措手不及。
说措手不及倒也不全面,但枫丹白露宫的谈判,确实让一些越盟成员出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绪,对法军的突然进攻没有心理准备,现在这些乐观情绪全在法军的炮火之下燃烧殆尽了。
根据司令部的计划,法军采取“速战、速胜”的战略方针,企图一举歼灭越军主力。从河内、海防等大城市向周围城乡发动大进攻,占领重要交通线,控制了红河三角洲地区。
同时,在岘港登陆的法军,则大举进攻广治、顺化,拦腰切断了越南南北的通道,完成了对南方、北方的分割,使部署于南方和北方的越军不能互相呼应。
法军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自然会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法军兵峰在沿途造成了可怕的罪行。
从顺化撤离的越盟武装,被法军的装甲部队追上,夹杂着越盟支持者的队伍,刚一接触就遭受到了可怕的打击,德国装甲车上的二十毫米机关炮与并列机枪喷吐出的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