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债券市场,通过一个国家最稳定的公债和国债来盈利,这才会被称之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从这种特征来说法国在投资领域还真比英国和美国更像,这个更像指的是二十一世纪的美国。
法国的高利贷帝国主义是怎么完蛋的呢?还不是因为帝俄崩盘,把法国干出心理阴影了。
这一次也差不多,科曼选择了当前几乎和国家同等重要的支柱产业。
来绑架这一次的稻米,在稳妥性上几乎和泰国这个国家具有同等意义。如果是十九世纪的法国银行家知道科曼今天的举动,也会赞叹一句不愧是高利贷帝国主义的正统接班人。
在泰国一扫颓势,开始如火如荼的恢复支柱产业出口的时候,总理比里·帕侬荣再次对法国的大国风范表达了感谢,泰国的文官政府并不稳定,作为一个刚刚从封建王朝朝着现代国家转变的国家,泰国还面临很大的困难。
这点科曼绝对相信,一般从君主国家变成君主立宪之后,很少有反攻倒算的,但泰国做到了。
在军队的作用下,泰国频繁的出现军事政变,军队甚至带着本来已经透明的拉玛九世,一步一步的恢复了君主实权。
所以泰国总理的感谢,科曼绝对认为当之无愧,但亲兄弟明算账,他可不是来彰显国际主义的,再次对比里·帕侬荣强调,“不管以什么价格成交,所收回的资金都相当于一笔无期限的无息贷款,等我们在泰国的投资获益后,再通过捐给某个基金会的方式归还。我只需要一个承诺,一个将来可按优惠价格购买这些公司产品的承诺。”
科曼没有把话说的太明显,可作为总理的比里·帕侬荣自然明白真实意思,点头承诺道,“法兰西国家银行的投资,绝对会迅速的回到你的手里。”
不是科曼贪婪,他的投资在泰国过一圈起到安稳人心的作用就行了,他还有很多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美元还是留着做大事比较好。
法国第二大城市马赛,马丁倚靠在咖啡厅靠近窗户的位置,不远处经过三十二天航行抵达马赛港口的大米,正在被码头工人扛着卸货。
马丁神色轻松的翘着腿,倒并不是在忆往昔马赛战役,而是拿着从曼谷发来的电报,上面有科曼自述暂时不能返回欧洲的解释,还有就是希望马丁能够帮助他去做几件事,要对海外省的城建进度进行一次视察。
另外一件事就比较宏观了,那就是对撒哈拉沙漠进行一次深入考察,当中包括乍得湖的水系支流数据,法属赤道非洲的气候,乃至于法属北非和西非的气象数据和沿途环境。
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