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状态还要维持到年中,最终常公觉得准备的不错,应该是优势在我了,在一九四六年年中开启了全面进攻。
然后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从全面进攻开始、变成重点进攻、全面防御、重点防御,虎踞孤岛。
常公是不会认为自己不行的,他只会认为是美国人不给力,马歇尔对于常公来说是第二个史迪威。
马歇尔甚至在大名鼎鼎的常公日记当中,都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常公在日记当中写道,“马歇尔自私冷酷无情,不听任何人的意见,这个美国贱民自诩为太上皇,胡乱发号施令,坏我局势属实可恨,”
而马歇尔对常公的印象也不怎么好,不同于史迪威所处的时间,马歇尔是在二战之后立下重大功勋之后来到东方的,怎么可能听常公那种对自己力量自欺欺人的认识?
马歇尔对常公的印象,是在抗日战争打到了后期的时候,由于炮党经常出现抗战不力的情况,美国的陆军部、驻华军事、使馆人员乃至一些报刊对常公和炮党的评价都是负大于正。
科曼当然知道常公对马歇尔的抨击不无道理,其实说到底就是马歇尔认为美国无法全面控制东方大国,既然无法控制东方大国,不管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都无所谓,因为哪怕就是常公的对手赢了,苏联也和美国一样,无法控制东方大国。
而马歇尔对欧洲国家就是完全不同的态度,给了常公眼中应该给自己的扶持,除了信仰和种族因素之外,就是欧洲国家体量小,美国有信心在扶持的同时掌控欧洲国家。
后来证明马歇尔想的对,虽然法国挣脱了美国的控制,但法国周围的国家都陷进去了。
巴黎雨果大街科曼的,现在暂时只有艾娃加德纳一个女主人的住宅当中,一名军人敲响了房门,门开之后他不免脸上露出惊艳之色,随后脸色一正道,“艾娃女士,德拉贡上将邀请你晚上去一趟,有一电报从远东发来。”
“谢谢。”艾娃加德纳听了之后脸上的警惕之色稍缓感谢道。
几个小时之后,艾娃加德纳拿到了明码电报,法国当然有开采石油的能力,但是现在法国现在事情非常多,正处在如火如荼的重建当中。
在电报当中科曼希望艾娃加德纳能够帮助自己,在不经过道达尔公司的同时,招募一些石油勘探的专家团队。
其实选择的国家只有这么几个,有这个余力的只有美国,其他国家谁不进行战后重建,只有美国一个闲人在那。
而且万一法国以后在法属印支顶不住的话,这些石油就算是开采出来了也保不住,那么就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