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广播也已经偃旗息鼓,城内现在暗流涌动,悲观的舆论开始在市民中暗自传播,此前的强硬派也偃旗息鼓,不再成天上蹿下跳的发表高论。
鼓吹着要与苏联血战到底,高贵的日耳曼人决不投降的话,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最后的决战似乎成了自发的战斗,愿意相信国社党的民众不需要动员直接加入战场,冷眼旁观的人则无动于衷,似乎已经失去了所有精气神。
“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的口号反而成为了柏林街头最为响亮的声音。
随着这一阵呐喊,五六个红军战士从地下室入口冲出来,最前面的那个人手里高举着波波沙冲锋枪。他们刚跑出不到十米,机枪子弹就像镰刀般扫过,将最前面两人拦腰截断。
后面的士兵被同伴的鲜血溅了一脸,却仍继续冲锋,直到被第二波子弹收割。
迫击炮弹随即呼啸着落在德军机枪阵地周围,激起一片尘土。火焰喷射器喷出的火龙瞬间吞噬了机枪巢。惨叫声从燃烧的窗口传出,一个浑身是火的德军士兵跌跌撞撞地摔到街上,很快被子弹打成了筛子。
尸体从窗口栽下来时,苏联士兵走过去查看。那是个不到二十岁的金发少年,穿着德国青年团的制服,手中紧握着一支加装瞄准镜的毛瑟步枪。
留在柏林的德国高层已经不多了,希姆莱、戈林、元首的战友们用这样或者那样的借口,在柏林战役开始之前离开了这里。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逃到了安全地点,是要投降还是暂时蛰伏?
戈培尔这个宣传部长,最终成为了柏林防卫总监,领导柏林的德军和士兵和苏联红军决战。
戈培尔夫妇和两人孕育的六个孩子,都在地下堡垒当中,地堡中隐隐传来震动,到了这个时候,苏联的火炮已经不可能被视而不见了。
在苏军还没有进入柏林市区的时候,元首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出现,面见青年团成员鼓励这些青少年战斗到底。
但是马上,戈培尔就在只有他和元首两人的时候,听到了这个领导德国如同彗星一般划过的元首,头一次谈及了战败。
戈培尔的印象当中,这是第一次,此时的戈培尔也没有一九四三年总动员大会的信心,连两个月前的最后决战大会上的绝望嘶吼也不见了。
到了现在他平和的像是一个圣徒,隐隐的炮声都无法打扰他。
“玛格达,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戈培尔对着妻子玛格达说道,“不论是对你还是对这个国家,但我们必须考虑一下,最后要怎么办了。”
玛格达当然知道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