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长河中遇到的每个人,每一件事物,都没有遗憾。
刚说完,诸葛亮耐不住寂寞,又跑出去骑着黄牛四处游荡,田野间回荡着几兄弟的欢声笑语。
刘川和于吉对坐下棋。
经过数年岁月的磨炼,于吉气质沉稳了不少。
岁月娴静,时光飞逝。
庄稼一季一季成熟,孩子茁壮成长。
建安二年(197年)。
这一年,上一代大司命诸葛堂去世。
亦是诸葛亮十六岁及冠之日。
清晨,东方欲晓,晨曦初露。
诸葛亮在书童服侍下洗漱。
身长八尺,秀美姿容,赤袍纶巾,好一个风流倜傥好少年。
父亲诸葛珪点头赞许,道:
“今日你就要及冠取字,以后便是独当一面了。”
“多谢父亲栽培。”诸葛亮郑重行礼。
若不是父辈细心呵护,他又怎能在战乱中度过快乐的童年。
诸葛亮走到外头,看到那个气度不凡的青年。
“亮,拜见……兄长。”
从伯父到兄长,聪明绝顶的诸葛亮隐约猜测出来了什么。
此时他还不是少司命,但似乎察觉了家族的使命。
祭典之上,刘川亲自为诸葛亮及冠。
“孔明,你的字就叫孔明,愿你……算了,你快活就好。”
刘川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
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年的小不点,如今也长大成人。
“谢兄长。”
诸葛亮躬身行礼。
及冠礼结束之后,诸葛亮成为新一代少司命,被授予守护素王的使命。
黑夜,诸葛亮握着白羽扇,想起白日刘川的祝福。
“兄长,这样的日子,你过了四百年……。”
人人皆过客,无人伴终生。
愿你往后的岁月诸事顺遂,伯父、兄长、子侄、孙辈……。
这一年,刘川四百四十一岁,诸葛亮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