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传国玉玺又在何处?”
他摆了摆手,转身欲走,
“好了,此事已了,我还要去寻个地方吃饭,有缘再聊。”
刘建:“…………”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反驳。
再者回想起刚才那劈开云层的一剑,他心中凛然。
以这位“先生”展现出的实力,莫说是他,就算将这座千乘郡城一剑劈为两半,恐怕也非难事!
强行索要,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心中念头急转,最终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
此事关系重大,必须立刻禀报父皇!
想罢,他朝身旁的侍从吩咐道:“备车,立刻启程,我要去面见父皇!”
侍从连忙躬身应道:“是!”
一行人匆匆离去,准备返回皇城洛阳。
只是刘建并不知道,在他准备返回的时候,他父皇已经是在赶来的路上。
.......................
后日。
董家村。
晨光熹微,洒在简陋的农舍前。董永正坐在门前的小木凳上,仔细地清洗着刚从田埂边采摘回来的野菜,准备等灶台上那锅咕嘟冒泡的小米粥快要煮熟时,再把野菜放进去一同熬煮。
待米粥将熟未熟之际,他将洗净的野菜倒入锅中,用木勺轻轻搅动,看着翠绿的野菜在翻滚的米粥中逐渐软化。最后,他小心翼翼地从一个粗陶罐里捏了一小撮粗盐,均匀地撒入锅中。
随着盐粒融化,一锅热气腾腾、混合着米香与野菜清香的野菜粥便算是做好了。
这粥虽然味道寡淡,谈不上什么美味,但却是他们父子二人赖以果腹、补充力气的主要餐食。
董永从灶台边取出两只陶碗,一只大些,一只小些。他将锅里大部分的粥舀进大碗里,那是给他父亲董老汉的,小碗则盛给自己。
他端着两碗粥走到屋外,将那只盛得满满当当的大碗递到坐在门槛上、面容憔悴的董老汉面前。
“爹,吃粥了。”
董老汉看着眼前那冒尖的一大碗粥,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心疼,他颤巍巍地伸出手,却不是接过,而是想把碗推回去:
“阿永,你年轻,要干活,出力多,你吃这碗大的……”
“爹老了,吃不了那么多,这小碗的给我就成……”
董永却不由分说地将大碗稳稳地放在董老汉面前的矮几上,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坚持,脸上努力挤出轻松的笑容:
“爹,你就别说这些了。”
“我记得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