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无憾,孤有憾。”
她笑道,“愿拜先生为太子洗马,还望先生莫要嫌弃鄙薄。”
“殿下厚爱,柯感怀于心。”
荆轲当然不会嫌弃,秦国太子拜的属官,可比燕国太子拜的上卿值钱多了,只是吧……
他犹豫了下,诚恳吐露顾虑,“轲于燕国游历时,曾与狗屠夫及高渐离结交,视为知己,轲今日此行,若叫燕丹知晓,以他的狭隘心肠,恐会牵连友人啊。”
“这有何难?”
知韫随意地挥一挥袖,“先生大义揭发燕丹之事,孤会暂且封锁,只对外宣称,燕丹狂悖、遣人刺杀秦王,待到燕国国灭、燕丹身死,再将先生之义举昭告天下。”
她露出愧意,“委屈先生了。”
“不敢,不敢。”
荆轲忙道,“轲曾闻秦王与殿下欲以武止戈、开万世太平,轲不才,愿尽鄙薄之力耳。”
奋笔直书的史官终于停笔。
知韫余光瞥见,满意颔首,并在构思着怎么借此事搞宣传。
多好的题材?
被燕国高官厚禄笼络的侠士一进章台宫就对秦王纳头就拜,这是何等鲜明的对比?
秦王的王霸之气藏都藏不住啊!
宣传嘛,得看角度。
想诋毁,就骂荆轲蛇鼠两端,见秦国强盛而降,毫无傲骨。想颂扬,就赞荆轲慧眼识明主,为天下安定、宁愿骂名加身的忍辱负重。
从这方面来说,吹捧荆轲的行为,就是肯定秦国的大义。
何乐而不为?
知韫满意地挥挥手示意史官可以走了,才好奇地询问荆轲。
“燕丹真让你刺杀我啊?”
不应该啊!
怎么着,燕丹也该更恨她爹啊。
“是,也不是。”
荆轲诚实回答,“臣出发前,他尚未想好是要刺杀秦王还是殿下,欲鱼和熊掌兼得,于是臣帮他做了选择。”
知韫:“……”
丝毫不觉得意外呢。
燕丹对嬴政的心理,大概就是同样是曾在赵国为质的质子,甚至当年我比你还要风光,凭什么现在你为大权在握的秦王,我却因你一句话就不得不到秦国为质?
燕丹对她么……
大概就是同样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