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讯息,李牧给庞煖去了信,庞煖虽未有回复,但云中至今唯未有异动。”
既如此,也不必逼迫。
云中的部队若要南下,要么过雁门、走代地,要么过雁门、走太原,无论走哪一条路,他都无法去救援邯郸。
当然,如果他还能上马的话。
想想也怪辛酸的。
哪怕重权、恋权如吕不韦,一想到八九十岁的年纪了,不仅不能退下来安享晚年,还要为国家镇守边境、抵御胡人,也只有一个念头——
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毫无希望可言,不如死了算球。
“那就先不管。”
知韫完全没有去云中的意思。
别说云中,在邯郸没有攻破、赵国没有覆灭之前,她连李牧所在的代地都不打算去。
将心比心,以己度人。
才玩了一出携代地黎庶以令李牧,万一他转过头就给她来上一出携秦太子以令秦王呢?
没必要弄点意外出来。
“我与阿父说好了。”
她提起正事,“等到邯郸城破、诸事皆毕,我就留在关东治理赵、韩二地,阿父的意思,是让我驻于洛阳。”
洛阳属三川郡。
不过不是三川郡的郡治。
三川郡的郡治在荥阳,它是秦国攻灭关东六国的桥头堡,修建于广武山上的敖仓更是离荥阳只有十五里。
“殿下想更三川郡治?”
吕不韦道,“洛阳为周之故都,若为郡治倒也妥当,只是当年先王将其赐予我为封邑,便无法再为郡治了。”
自庄襄王元年,至秦王政九年,十余年的时间里,洛阳都是吕不韦的封地所在。
“不着急,以后再说。”
知韫轻轻摇头,“只是我想着,咸阳毕竟地处关中,论起控扼关东,比不得洛阳方便。”
这也是同样起于关中镐京的周武王和周公旦选择在洛邑修建成周并作为辅都建设的原因。
在保证关中老底子的基础上,以天下之中的洛阳为辅都,无疑能最大程度地扩大周王朝的集权半径和影响力半径,也即内服、外服范围。
虽然她不太喜欢周王朝,但不妨碍她汲取它的经验为几用。
两都制,挺好的。
左右秦国立国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