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的,若要杀他们,当地的黎庶必然会帮助隐藏逃脱。
“黎庶震恐,不是我想要的。”
她的神色平淡至极,仿佛所谈论的,不是数以万计的性命。
“所以,才立了学宫。”
几人默然。
她们亲眼见了太子在咸阳学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可如今想来,学宫的学子,不过只是她的“退而求其次”。
因为杀之不尽,所以退而求其次,从中遴选可为她所用的。
“他们忠于王上与殿下。”
楼梧迟疑道,“应当可用。”
“自然可用。”
知韫莞尔轻笑,“他们拜入学宫,是秦王门生,又与秦太子师出同门,来日在秦国入仕,还有学宫的同窗相互扶持,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要为故国殉死?”
谈对故国的忠肝义胆?
若果真对故国忠心耿耿,他们从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入咸阳学宫。
除了那些被六国派遣过来作探子的之外,他们既然愿意来秦国,就说明只要给了上升渠道,就愿意为秦效力。
这也是她能收拢人心的原因。
——心照不宣的互惠互利。
“难不成,你们还真以为他们忠于我,是因为什么人格魅力?”
她嗤笑,“不给好处,就算再有人格魅力,那也只能是敌人。”
难道她爹不够有人格魅力?
无利可图,都是屁话!
几人:“……”
突然之间把话说得这么直白犀利,有些汗流浃背了啊殿下!
一直默默旁听、没有插嘴的辛宓反射性地环视四周,然后松了口气——
还好,这里没外人。
庄灼了然,“殿下要去韩地?”
“嗯。”
知韫应了一声。
“欲治韩地,首先就要理清谁是可以拉拢的,谁是需要打击的。”
她慢悠悠道,“比之韩地的贵族豪强,自然是韩地的黎庶是咱们可以且必须要团结的,但贵族豪强中,也能再继续分而化之,拉一批、打一批,方为良策。”
“可殿下也不必亲自去。”
楼梧皱眉,“以殿下的身份,若亲往韩地,怕是少不得要遇上韩室死忠余孽的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