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得到两个人才,秦王心情极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们两个似乎有些过于留恋故国。
没眼光的家伙。
那个昏懦的韩王和弱小的韩国究竟有什么好的?如何能与寡人和寡人的大秦相较?
太子殿下却觉得还好。
总要允许有人爱自己的国家,哪怕这份“爱”,未必纯粹无私。
“我听闻师叔曾上书先韩桓惠王,请求他任贤才、务法制,却不被他采纳,只得感叹‘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而发愤著书立说。”
她含笑问他,“如今师叔因阿父一封聘书,被韩王安哭求入秦,我想问,直至此刻,师叔仍想归韩辅佐他么?”
“然也。”
韩非沉默几息,缓慢而坚定道,“非为韩公子,愿与……韩国同休,虽死……而无憾矣。”
“果真?”
知韫表示不解,“师叔瞧着,不像是如此迂腐不知变通之人啊。”
韩非抿唇,“殿下何意?”
“既然明知韩国有如此多的弊病,自然要努力去改变它,此途荆棘遍地、艰难险阻无数,又如何能将所有的希望尽数寄托于一昏君身上?”
她一摊手,举例道,”正如我秦国,若无孝公倾付全部信任、鼎力支持,又如何能有商君变法之大成、我秦国之强盛?君臣二人如青山松柏、永不相负,这方是佳话。”
“可商君被车裂而死。”
张良微笑着补充,“这段佳话的结局,似乎有些不尽如人意。”
“……这与孝公何干?”
知韫卡壳一瞬,复又理直气壮,“商君虽死,商君法却得以长存。”
至于人……
那是惠文王杀的,关孝公什么事?反正青山松柏cp绝美就对了。
“殿下……想说什么?”
韩非默默将话题拉回正轨,“是想让我……弃王上……而择他人?”
“然也。”
太子殿下抚掌而笑,“韩国与韩王安孰轻孰重?韩国数百万子民与韩王安孰轻孰重,想来师叔心中有一杆秤。”
她笑吟吟道,“师叔欲为韩王安殉死,倒也可赞忠贞气节,可此举弃韩国与数百万韩人于不顾,倒是有些因小失大了,是忠于韩王安,还是忠于数百万韩人,师叔可千万要考虑清楚啊!”
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