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叛逃西夏的**的前车之鉴,自嘉祐二年起,殿试只排名次,凡过礼部省试者,不出意外都能高中。
但不出意外的,就要出意外了。】
哦?
一听又有热闹能看,诸天万界的大家伙儿纷纷来了兴趣。
【众所周知,虽然嘉祐六年的这一届科举,远不比嘉祐二年龙虎榜人才辈出,但论起看头来说,一点也不缺。
其一,嘉祐五年的解试与省试,咸平郡主并未参与拟题,而是光明正大的下场参考。
解试放榜时,以头名的出色成绩惊动汴京,引得朝堂相公们就女子能否科举、如何为女子授官而争议不休。
又因太子在朝堂之上力压争议,使得群臣束手,她又参与了省试、高中会元,成为宋开国以来第一个女贡士。】
老赵家的君臣们:“……”
(瞠目结舌.jpg)
想说一句荒谬吧,可仔细想想,仿佛科举也确实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女子参考。
但问题是,没有规定,难道不是因为心照不宣、无须规定吗?
这他爹的合理吗?
——好像也确实挺合理的哈。
毕竟,这位郦后娘娘可是能与武帝共治天下的女人,本身就不能等闲视之,干点离经叛道的事情太正常了。
左右她是有真本事的,任由策论挂出来由学子们品评也半点不虚。
至于朝堂相公们……
那不是还有太子殿下兜底嘛!
老赵家的君臣们:“……”
算了算了,反正就这二位的样子,早晚也是要来上一出二圣临朝的,参加个科举罢了,实在不必大惊小怪。
“我懂了!”
看到这里,李二陛下恍然大悟,“难怪要带上稚奴一起,天底下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他俩这性子果真契合。”
她在闹,他在笑。
除了郦后的原配正夫·武帝陛下,或许,也只有他家稚奴能跟郦后玩在一起,无论她干什么他都不会扫兴了。
嘿嘿,又磕到了.jpg
长孙皇后:“……”
“郦后可未必是一时兴起。”
不同于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现在成了彻头彻尾的CP脑,长孙皇后面上温温柔柔,心底却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