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发现开公司也没有那么难。
而且就像李敏行说的,她们这个公司是真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考验的完全是詹妮弗的背景够不够硬,关系够不够广。
甚至她的个人能力都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她不是小黄人那种能把好事办成灾难的,就一定能成。
回到学校,李敏行看了她的计划书。
做的还挺好,标准的跟范本一样。
一看就知道有枪手。
还是学生党做的。
“不行!”
“为什么?知道我多努力吗?这可是我熬夜做的企划书,怕做不好还花了钱找经管系的优秀学生修改了,当然,我也是用心学习了的!”
怎么就不行的?!
詹妮弗看着几十页的计划书,都觉得自己棒极了。
“你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了吗?”
詹妮弗:“啊?”
“光有大致的市场背调是不行,约翰逊先生可不是学校里的这些没有实战经验的学生,会被你一个这样高大上,但是没有多少真材实料的企划书糊弄住。”
“创业不是做一份漂亮的企划书,更不是靠优惠,平替,这些听起来很美的概念就能成功的。它需要考虑到所有情况,去抠每一个细节的成本,去预见所有可能流血的坑。这份计划书里,有热情,有希望,这很好。但你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知之甚少,对供应链风险的低估,对市场复杂性的轻视,任何一个点,都足够短时间内让创业成本烧光,然后连个响都听不到。”
是说有关系就简单,这个简单是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的。
就一点,如果做好完全的风险预算,没有完整的计划,那些大的物流公司可不会考虑你在美国本土的关系,就能坑的你血本无归。
詹妮弗让李敏行一锤子击懵了。
所有那些熬夜查资料、做表格、畅想未来的努力,都显得那么可笑和不自量力。
李敏行是故意的。
做生意,特别是和别人合伙做生意,其实是有风险的。
多少人都被自己的合作伙伴坑了。
别怪她小心思多,小心无大错。
詹妮弗是不会坑她。
她是不会主观上坑她,但如果真的因为能力不行,败光了成本,受伤的还是她呀?<